高中语文资源频道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上传资料 | 网站帮助 | 返回主页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资源列表 - 必修五 - 人教 - 第二单元 - 6* 逍遥游 - 教学设计
6.《逍遥游》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admin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5-3-28 17:31:36 点击次数:768次

2014年高中语《第6课逍遥游》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5

【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

2.了解庄子想象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

3.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课前预习

一、默写: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置杯焉则胶,_________         。风之积也不厚,______________   。

2.适莽苍者,______           ,________         ;适百里者,_______ ;适千里者,_______           

二.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北mínɡ) 鹏(kūn)  扶摇(chuán 堂(āo

B阏(è)   鸠(tiáo)    起(jué) fānɡ)

  C粮(chōnɡ) 菌(cháo)    蛄(huì) 椿chūn

D.斥yàn   蓬hāo)   然(línɡ) 然(shuó)

答案:D    解析:A.抟扶摇tuánB.决起xuè;C.朝菌zhāo

                            课中导学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不其几千里也。  ②小不及大知。

③奚以其然也?   ④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①则其大翼也无力。  ②绝云气,青天。

③背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④不众望。

C.①世非之而不加沮。       ②头望明月。

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④不胜枚

   D.①千里者,三月聚粮。    ②从上观之,与地平。

③无所从。         ④得其反。

C(①举:全;②举:抬起;③举:考上;④举:举例)

2.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然,犹有未树也。 ②此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③举世誉之而不加功,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④彼恶乎待哉。

  A.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  B.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答案:C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之二虫又何知?  B.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闹者。 D.夫晋,何罪之有。

答案:B(本句是一般陈述句,其他三句是宾语前置句)

4.选出下列各句中翻译有误的一项(  )

  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有如奔腾的野马一样流动的雾气,飞扬着的尘埃.都是被生物的气息吹拂在空中飘荡着。

  B.之二虫又何知!

    译:鸣蝉和学鸠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C.此小大之辩也。

    译: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

  D.小知不及人知,小年不及大年。

    译:小的智慧比不上大的智慧,短促的寿命赶不上长的寿命。

答案:A

5.选出下列“之”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
A.且夫水积也不厚       B.其翼若垂天         C.此亦飞至也                  D.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E.二虫又何知

    答案:BC。A取独。D到。E这。BC的。

6.选出下列“以”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A.去六月息者也    B.生物之息相吹也        C.五百岁为春 

D.而彭祖久特闻    E.御六气之辩,游无穷者

答案:AD。AD凭借。B用。C把。E相当于“而”。

7.选出下列句划线字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  )
   A.鹏之徙于南冥也,击三千里  B.其视也,亦若是则已矣
   C.而后乃今将图南        D.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

答案:B。  

A在水面上,名词作状语。B下面,名词。C南行,名词作动词。D降落,名词作动词。

8.下列划线字解释相同的一组(    )
   A.则风在下矣     B.然后图南,适南冥也
     已矣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C.千里者,三月聚粮  D.此小大之
     彼且奚也        而御六气之

答案:C。

A就;这。B将;况且。C到。D通“辨”,区别。通“变”,变化。


                           巩固训练

 

一、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      北海

2. 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奋发;天边

3. 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海动

4. 齐谐者,志怪者也。      记载怪异事情

5.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旋风

6. 以六月者也。      离开;大风

7.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林中雾气

8. 天之苍苍,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选择;没有办法

9.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0. 置杯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于之

11.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阻止它

12. 而后乃今将图。     然后才;南飞

13. 决起而飞,榆枋      一下子;碰

14. 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有时

15. 奚以之九万里而为?      南飞

16. 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郊外;饱的样子

17. 百里者,宿舂粮;     

18. 二虫又何知?      这;知道什么

19. 奚以知其然也?      他(是)这样

20.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阴历末一天,初一

21. 而彭祖乃今久特,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凭借;著名

22.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不生草木

23. 未有知其者,其名曰鲲。     

24.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旋风

25. 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超出穿出

26. 故夫知一官、行一乡      胜任;联合

27. 一君、而征一国者      使满意;使信服

28.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笑的样子

29.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全世界;更加奋勉

30. 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责备他

31. 乎内外之分,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清楚;明白

32.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拼命追求的样子

33. 虽然,犹有未也。      居住这样;建树

34.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轻快样子

35. 五日而后。      又;返

36.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祈福

37.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有所凭借

38. 若夫天地之,而御六气之,      顺应;本性;变化

39. 以游无穷者,彼且乎待哉?      无始无终无穷无尽之时空;何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活用词语并解释

1. 击三千里。名状

2. 而后乃今将图。名动

3. 奚以之九万里而为?名动

4. 一君、而一国者。使动

5. 虽然,犹有未也。名动

三、判断下列句式

1. 齐谐者,志怪者也。判断

2. 去以六月息者也。状后

3.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状后

4. 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宾前

5.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宾前

6. 之二虫又何知?宾前

7. 奚以知其然也?宾前

8.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判断

9. 彼且奚适也?宾前

10. 此小大之辩也。判断

11.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宾前

四、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 有鱼,其名曰鲲

2. 适莽苍者,三餐而,腹犹果然;

3. 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4. 汤之问棘也是

5. 此小大之也。

6. 故夫效一官、行比一乡

7. 德合一君、徵一国者

8.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

  五.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习三。 

(1)志 

例句出处释义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志向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训俭示康》立志 

《齐谐》者,志怪者也《逍遥游》记述、记载 

博闻强志《屈原列传》记住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标记、做标记 

  (2)名 

例句出处释义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逍遥游》名称、名字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命名、起名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声名 

人虽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说出、指出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赤壁之战》名义 

  (3)图 

例句出处释义 

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图谋 

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地图 

如有离违,宜别图之《赤壁之战》谋划、筹划 

乃强起扶杖,执图谐寺后《促织》图画 

无使滋蔓,蔓难图也《郑伯克段于鄢》谋取、设法对付 

  (4)置 

例句出处释义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逍遥游》放上、安放 

郑人有且置履者《郑人买履》购置、添置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放弃、放下 

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王忠肃公翱事》摆、设 

  (5)穷 

例句出处释义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尽、止 

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训俭示康》生活困难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走到头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孟子·尽心上》不得志,与“达”相对

六、翻译下列下列句子:

①“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③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④“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⑤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⑥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参考译文:①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在水面抨击翅膀,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回旋向上飞,一直冲上九万里的高空,它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的。

②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因为太遥远而没有办法看到天的尽头呢?

③然后才乘着大风,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能阻止它了,这样才将计划着向南飞

④我一下子飞起来,碰到榆树枋树的树枝就停下,有时还达不到,就落在地上了;为什么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才向南飞呢?

⑤所以智慧胜任一官之职,行为能联合一乡之人,品德能使国君满意,能力能让一国百姓信服,他看待自己(很满意),但也是像这(小虫)一样啊。宋荣子嘲笑这种人。

⑥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驾驭六气的变化,而遨游在无穷无尽境界中的人,他们要凭借什么呢?

七、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0赣)

    公讳德用,字符辅,其先真定人也。

    至道二年,太宗五路出师,以讨李继迁之叛,而武康公出夏州。当是时,公为西头供奉官而在武康之侧,年十七,自护兵当前,所俘斩及得马羊,功为多。及归,公又请殿将。至隘,公以为:“归之至隘而争先,必乱;乱而继迁我,必败。”于是又请以所护兵驰前至隘阵。武康为公令军曰:“至阵而乱行者,斩!”公亦令日:“至吾阵而乱行者,吾亦如公令!”至阵,士卒帖然,以此行而武康公亦为之按辔。继迁兵相随,左右皆望公,莫敢近。于是武康公叹日:“王氏有儿矣!”

    明道元年,福州观察使。军人挟内诏,求为军吏。公争日:“军人敢挟诏以干军制,后不可复治;且军吏不可使求而得,得则军人必大受其侵。”明肃太后固使与之,公固不奉诏。已而太后亦寤,卒听公。于是天子心贤公,遂以公检校太保、签署枢密院事。公固辞:“武人不学,不足以当大任。” 

始,人或以公威名闻天下,而状貌奇伟,疑非人臣之相。御史中丞孔道辅因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天子不得已,以公为武宁军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赴本镇,赐手诏慰遣。或闻孔道辅死,以告日:“是尝害公者,今死矣。”公愀然日:“孔中丞岂害某者乎?彼其心所以事君,当如此也,惜朝廷无一忠臣。”

    嘉佑九年,进封鲁国公。明年二月辛未,公以疾薨。

    公忠实乐易,与人不疑,不诘小过,望之毅然有不可犯之色。及就之,温如也。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骄人。而所得禄赐,多散亲党。善治军旅,宽仁爱士卒,士卒乐为之用。与士大夫游,士大夫亦多服其度,以为莫能窥也。 (选自王安石《临川文集》,有删节)

    【注】①武康公:王德用之父王超,谥武康。②护:统率。③帖:安定,顺从。④按辔:扣紧马缰缓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乱而继迁我,必败    薄:轻视    

  B.福州观察使    除:授予官职

  C.继迁兵相随    属:连接

  D.公愀然:孔中丞岂害某者乎  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于是又请以所护兵驰前至隘

拨剑切啖之

B 武康为公令

不求闻达到诸侯

C 而所得禄赐,多散亲党

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D 朝廷无一忠臣

百姓之谓我爱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年时代的王德用即在父亲麾下统军杀敌,立下诸多战功;他统率军队军纪严明,整肃有序,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因而得到父亲的由衷赞赏。

  B.王德用治军用人坚持原则,刚直不阿,他拒绝执行明肃太后为人谋求军职的诏命,最终赢得了太后的理解和赞赏,受到天子的重用。

  C.由于御史中丞孔道辅的建议,王德用被天子外放为地方官。但是当孔道辅去世时,他反而感伤朝廷失去了一位忠臣,表现出一种博大的胸襟。

  D.王德用为人宽厚忠实,淡泊名利,平和处世,得到广泛爱戴。文章运用生动的叙述描写,多角度地展现了他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军人敢挟诏以干军制,后不可复治。(3分)

(2)因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4分)

(3)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骄人。(3分)

参考答案:1.A 2.C 3.B 4. (1)军人如果敢于仪仗诏令来干预军事制度,那么以后将不能再整治了   (2)于是认为人们都这么说,公就不适合参于朝廷机密要事,在皇上左右做官  (3)一生很少赏玩爱好,不因为名声大官位高而傲慢对待别人。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在线联系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