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资源频道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上传资料 | 网站帮助 | 返回主页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资源列表 - 必修二 - 人教 - 第一单元 - 1 发达的古代农业 - 教学设计
1.1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教案
上传:admin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5-4-9 16:32:23 点击次数:772次

1   发达的古代农业  教案 (人教版 必修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2)理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从小农经济成长的历程中,认识到封建政权对小农经济的双重作用与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深入浅出,循循诱导,层层剖析。

(2)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提示学生用一定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机会和平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中国农业发展的历程中,使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2)通过本节课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人民利用勤劳双手和无穷智慧为中国古代文明创造了巨大财富,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在阶级社会里,广大人民的生活却相当困难。

二、重点难点

 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

 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三、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分析比较、情境再现、历史比较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分析单元引言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历来是中国经济问题之核心。那么,古代中国是如何解决农业问题的呢?古代中国农业有何特点呢? 

讲述内容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要求:阅读教材第一部分完成表格

 

生产工具的改进

耕作技术的提高

农作物种类

的丰富

水利灌溉

的发展

原始农业

石刀、石斧

刀耕火种

水稻、粟

 

商周

耒耜和石锄、石犁(少量青铜农具)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粟、稻、黍、稷、麦、桑、麻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要求:阅读教材第二部分完成表格

 

生产工具的改进

耕作技术的提高

农作物种类

的丰富

水利灌溉

的发展

春秋战国[来源:Z#xx#k.Com]

铁农具和牛耕

垄作法

 

都江堰

两汉

耦犁,出现犁壁

代田法、一年一熟

 

漕渠、白渠、龙首渠

魏晋南北朝

 

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

 

翻车

隋唐

曲辕犁

 

 

筒车

宋朝

 

 

[来源:学科网]

高转筒车

明清

 

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

 

风力水车

农业进步的根本原因[来源:Zxxk.Com]

生产力的发展

 

 

[来源:Z*xx*k.Com]

(三)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1、形成时间:

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

春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主要耕作方式)

2.形成的条件: 

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3.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 

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 

4.:分析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有利发展条件:

①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

④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不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朽,每遇灾荒疾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破产,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酝酿、爆发。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部分田地回到农民手中,封建王朝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小农经济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 

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5.评价:

1)积极性:

①小农经济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的主要动力;

②小农经济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

2)局限性:

①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②农民承受沉重的封建剥削,最终阶级矛盾尖锐,导致农民起义爆发。

五、本课小结:

由于本课涉及的很多农业和技术距今年代久远,学生难以理解,故出示相关图片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掌握的重点。 

六、课堂训练:

1(2009·淄博模拟)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2.(2008·茂名高考模拟)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耕生产的是  D

 

七、教材问题解答:

1.董永和七仙女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这段戏词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

答案提示:向往男耕女织的生活,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的特点。

2.本课测评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答案提示: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3.学习延伸

 请你谈谈开发这些“边际土地”的利弊得失,它对当时和当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今天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教训?

答案提示:开发边际土地是由于人口增加太快,在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为了养活这么多人口,只能采取垦荒的方式。垦荒导致了水土流失、环境恶化。我们今天一是要控制人口的增长,二是要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水平。[来源:学§科§网Z§X§X§K]

八、教学反思: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在线联系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