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资源频道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上传资料 | 网站帮助 | 返回主页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5.14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案
上传:admin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5-4-9 21:54:45 点击次数:1466次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A:梳理双基

一、“开眼看世界”

   1.背景

1)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清朝日渐衰落,危机四伏;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紧对外扩张;

3清政府对英国(岛夷)的情况却一无所知。

(4)鸦片战争使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2.代表人物及活动: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魏源编撰《海国图志》

3.思想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4.评价

(1)进步性: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对后来的洋务派、维新派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局限性:不可能冲破封建主义的藩篱,不可能依靠人民抵御外侮,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可能使中国真正强盛起来。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

2. 代表人物及活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

3.思想主张: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

4.评价:迈出了中国进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

1.早起维新思想

(1)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不断传入。

(2)代表人物及活动:王韬、郑观应等。

(3)思想主张

①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②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③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3)局限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

2.康梁维新思想

(1)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西学的不断传入。

(2)代表人物、活动及主张

①康有为: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他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的外衣,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②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③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3)康梁维新思想特点

①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儒表西里)

②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戊戌变法的实现。

(4)维新思想的实践:戊戌变法

(5)评价

①进步性在于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这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②局限性在于既反封建制度又没完全抛弃传统儒家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 . 精讲例题

[1] 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一书中曾对对英国政体作了详细介绍,其意图不可能包括()

A.希望中国进行政治改革             B.反思中国战败教训

C.探究英国获胜原因                 D.让国人了解英国国情

[2] 鲁迅先生曾对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主流思想给以这样的概括:“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这一主流思想是指(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D.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3] “欧罗巴人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图朝廷节取(注:希望朝廷选用)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具有深意矣。” 你认为这种观点持有这种观点极可能是(  )

A.顽固派 B.洋务派C.康梁派D.革命派 

[4]康有为奏章中往往采取在“中体”中借用西学的“移花接木”之法,给光绪帝讲“心当变法”的道理,顽固派指责他“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康有为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在儒学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政治学说 B.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

C.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中国化 D.用儒家经典解释西方政治学说

[例5]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思想史上,历经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三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潮流,期间西方的人文精神经历起源、复兴和发展,逐渐成为西方的主流思想,成为资产阶级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摘编自人民版教材必修Ⅲ

(1) 依据材料,写出西方思想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名称。

 

材料二  先贤祠是法国伟大人物骨灰安放处,至2002年11月,共有70位对法兰西作出非凡贡献的人享有这一殊荣,其中包括卢梭。 

 ——摘自中华网

(2) 卢梭能够享受这一殊荣的依据有哪些?

材料三  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思潮,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历程。

       

 (3)请概括两组人物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救国实践活动。

C . 随堂巩固

一、选择题

1.郑观应评价洋务运动时曾说过“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这实际上是指出了( )

  A.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B.洋务派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

  C.中国和西方差距太大               D.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工业化进程

2.“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持上述观点的应是中国近代的()

A.顽固派    B.维新派    C.洋务派    D.革命派

3.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和洋务派            B.洋务派和维新派

  C.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和立宪派

二、非选择题

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拜占庭(东罗马帝国)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稿,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典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一一希腊古代;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

                                             一一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材料二  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迫倾向于改良而非倾向于革命。……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 1858-1927年),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

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 

 (2)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为什么会使同僚震惊?

 (3)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 两者在宣传其思想时采取的“高明”手段是什么?“高明”在何处?

 (4)分析导致两者采取这种宣传手段的相同原因。

D . 课后提高

一、选择题

1. “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持上述观点的应是

 A.顽固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洋务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2.林则徐是道光时期一位很有见识的大臣。他高于同代官僚之处,除主张严禁鸦片外,最重要的是他(  )

A.为官清廉正直          B.关心人民疾苦  

C.坚决抗击外来侵略        D.主张开眼看世界

3. 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   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

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4. “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日本改定国宪,变法之全体也。”这段言论应该出自()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革命派

5. 史学家胡绳说: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的先声。这场的“近代化”的作用( )

A.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B.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C.封建清王朝实现民主政治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6.清朝末年,曾有诗云:“西夷制器虽奇巧,半是中华旧制来。”这种观点反映了(    )

    A.中华文化影响深远              B.西方善于学习东方文化

    C.清末士大夫盲目自大            D.“西学中源”证据充分

7. 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此资料来自(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胡适

8. 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    )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

9. 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10. 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  )

A.龚自珍     B.洪仁玕  

C.李鸿章     D.严复

11. 在清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

A.对西方列强的态度   

B.是否实行“平均地权”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   

D.应否推行议会制度

12. “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    (  )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

13. 在近代中国,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较早提倡者是(  ) 

A.魏源     B.张之洞    C.王韬     D.梁启超

14. 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

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技术  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5.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来源于

①早期维新思想             ②西方民主思想       

③传统的儒家思想          ④洋务运动的实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梁启超文中的欧洲“古学复兴”指的是什么?(2)

(2)战国的“思想自由”状况在秦汉、宋明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

(3)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4)

(4)欧洲的十四五世纪、中国的战国时期、梁启超所处的这个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4)

 

 

 

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B . 精讲例题

[1] 答案:A

解析:魏源的《海国图志》写作的目的在于“师夷长技以制夷”,不可能涉及到中国的政治改革的内容。

[2] 答案: B

解析:本题通过阅读材料获取材料蕴涵的主要信息,进而逐项分析,A未涉及“保存中国旧习、思想要旧”,CD为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

,

[3] 答案:B

解析:从“推算之密”“制作之巧”可知当时对西方先进科技的赞扬;再由“朝廷节取”“禁传其学术”,可判断说明当时的洋务派只学先进技术,反对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主张。

[4] 答案:B

解析:康有为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使光绪帝能够接受变法,故将孔子的儒家与西方政治学说结合起来,目的在于宣传维新变法思想,ACD说法不符合题意。

[5] 解析:本题考查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变革的关系。第(1)问比较简单,列举下就可;第(2)问其实就是回答卢梭的思想主张;第(3)问分别是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其思想和活动不难回答。

答案:(1)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2)著名启蒙思想家,阐述了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等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3)A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开展洋务运动。

B组:兴民权、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开展维新变法活动。

点评:材料、图片相结合的题目在解答时要注意所给材料的关键信息的提取,并且要注意结合教材相关知识点的叙述进行综合分析,组织答案。

C . 随堂巩固

1. B   2.B    3.C

4. 答案:(1) 新兴的资产阶级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大力宣传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世界观,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2)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借助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有力地冲击了传统儒学,动摇了士大夫恪守祖训的理论基础。

(3)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减少了宣传新思想的阻力。

(4)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缺乏系统的成熟理论作指导;正统思想占据统治地位。

D . 课后提高

一、选择题

1.B   2.D   3.C   4.C   5.B   6.C    7.A   8.D   9.C    10.C   11.C   12.C   13.C 14.A   15.B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1)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

    (2)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高度专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宋明理学盛行。进一步禁锢了思想。

    (3)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国外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

    (4)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的经济因素,新的阶级、新的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在线联系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