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资源频道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上传资料 | 网站帮助 | 返回主页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教案2
上传:xiaoou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8-6-14 14:28:27 点击次数:364次

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教案

 

[课标内容]

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讲述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全面地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对10年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概括,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3)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事迹共同点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历史情景,调查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危害性,认识其失误的原因。

2)感知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认识以这些英模人物为代表的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杰出贡献。

3)运用问题导学法和探究法,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严重失误的表现、危害及其教训,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取得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1957—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失误的了解,认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坚决克服急躁冒进,坚持实事求的思想路线。

2)通过对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英模人物先进事迹的了解,学习他们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重点和难点]

重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

难点:

1)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为什么未能全面贯彻执行?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和某些成就。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

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意义?随后教师指出: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从那时开始,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导入新课

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教师概述: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创造了条件。但是,中国应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新课题。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国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也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急躁冒进的错误。

1.中共“八大”召开

中共“八大”的内容:

1)社会主要矛盾;

2)主要任务;

3)经济建设方针。

教师强调:中共“八大”的决策是正确的,它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但是,由于“左”的思想干扰,“八大”的正确决策未能全面贯彻实行。

2.“大跃进”运动

提问:什么是“大跃进”运动?它有何危害?

教师指出:“大跃进”是以乞求建设的高速度为目标,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运动。发动这一运动是试图迅速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赶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场运动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极大破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同时,导致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盛行。

3.人民公社化运动

提问: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它的特点是什么?你如何看待人民公社化运动?要求学生阅读本课有关内容,特别注意课文中的卡通问答,然后教师加以讲述。

4.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提问:三年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强调:造成1959—1961年严重经济困难的原因主要是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方针上急躁冒进的错误,它的表现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三年自然灾害也与“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社会秩序和自然资源的破坏密切相关,应该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这里的“人祸”除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外,还有苏联政府背信弃义行为带来的恶果,它加重了经济困难的程度。为了克服严重经济困难,纠正“大跃进”运动的严重失误,1960年,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由于这一方针的贯彻执行,从1962年起,国民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提问: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样的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在学生讨论后,教师简要归纳为三点:

1)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足;

2)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认识不足;

3)急于求成,盲目冒进的结果。

二、十年建设的成就

1.经济建设成就

提问:1957—1966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由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2.英雄模范人物

1)铁人——王进喜

2)无私奉献——雷锋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

[小结]

提问:1957—1966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发生了哪些严重的失误?同时,有何成功的尝试?这期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为什么能取得这些成就?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内容,概括如下:

1)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急躁冒进,给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

2)成功尝试:1956年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3)建设成就:从基本建设项目、工农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等方面概括。

4)取得成就的原因:一是中共“八大”和“八字方针”的指导;二是广大人民群众和英模人物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的精神。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在线联系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